一个作家、大学老师的春节返乡见闻:年味人情越来越淡,结婚挣钱越来越难
今天是大年初九,多数人应该都已离开老家开始返程上班了。
就像小红书上的一个话题所言,我们离开老家既不舍也松了一口气,因为老家是我们的根但未来在远方。
和很多人一样,我已经三年没有回老家过年了,所以这次回老家多待了些日子,对家乡的变化也有了些观察、思考。
我老家在山东临沂莒南县,从南京来回路上都花了12个小时,虽然很累乃至回来都感冒了但也很值得。
年味越来越淡
我们回老家,自然首先是为了过年,但就像很多人所感,现在年味的确越来越淡了。
虽然也贴春联放鞭炮包饺子,也赶年集看春晚出去拜年,但总觉得没太有过年的感觉,连春晚也觉得没啥意思了。
这或许是因为现在生活条件好了,不像以前那样对过年充满期待,期待过年可以吃好饭买新衣服收压岁钱。
也或许是因为我们长大了,过的年太多而越来越不稀奇,也或许因为过年的形式的确比从前少了。
也因此,现在年轻人对过年越来越无感甚至反感,不少年轻人甚至都在敷衍甚至逃避过年。
不过,大年初四,我去参加了我老家卧佛寺公园的璀璨灯会,看到县城主干道上挂满了漂亮的大红灯笼,体现到了一些年味。
出去旅游的人也越来越多,听说我们县庄氏庄园、天马岛、无极鬼谷等其他旅游景点也有抛绣球、抬花轿、赏花灯等活动,尤其是我们镇上的天马岛听说升级靓丽了许多(我们大美莒南旅游风景还是很不错滴,好客山东欢迎您)。
过年过年,自然需要年味,否则过什么年呢?希望我们过年的年味依旧!
人情越来越淡
当然,年味只是外在,春节更重要的亲友团聚辞旧迎新,尤其是和我们父母相聚。
我父母平时在南京照顾我家孩子,因此回老家不觉得和他们有相聚的珍贵,但这次回老家我明显意识到他们在老家很放松从容,而不像在我家一样约束拘谨,也因此让我惭愧平时对他们情绪的疏忽。
而我奶奶很久不见了,她老了很多尤其是耳朵很聋,我说什么她几乎都听不到。
但见到我们,她依然很欢喜,拉着我们的手不放松,有什么好吃的都拿给我家女儿像小时候都给我一样,给她们的压岁钱比我给她的还多。
而我家大女儿平时任性得很,见到老奶奶却懂事得很,一直牵着老奶奶的手送她回家,还主动帮老奶奶干活,让我感叹血缘的奇妙。
家族里的其他老人则所剩不多了,以至于我爸妈感叹自己现在成了“老的主了”。
叔姑姨舅等亲戚都好久不见了,我都去他们家拜了年,还特意去看望在心理医院住院的三舅和四爷爷。
三舅的精神不太正常,四爷爷身体不好年龄大了又是光棍,因此他们都住进了心理医院,有人照顾,吃喝还好,但他们都想回家。
和老同学能见面的我也都尽量见了,尤其是初二晚上参加了高中同学的聚会,感受到了久违的温馨温暖,大家也貌似都发展得不错。
当然,我也像其他人一样能感受得到人情的减淡,很多人的交往还是太功利,很多人还是太注重面子,很多聚会也就是喝酒打牌,亲友聊天也多是浮于表面,过年发微信送祝福的人也越来越少……
感情对于我们而言是最宝贵的,其中亲情友情尤为重要,我们应该对亲情友情多些珍惜。
结婚越来越难
回老家,发现村里有了漂亮的幼儿园,县城也变大和热闹了很多,很多人家里都有汽车、无线了,尤其是年轻人家里基本都有。
但年轻人压力也都很大,没结婚的年轻人为结婚烦忧,结了婚的年轻人为孩子烦恼。
现在结婚成家越来越不易,据我村里一个人统计,仅我们村的大龄单身男青年就有三四十人,离婚的年轻人也不少。
对于老家的人而言,婚姻是头等大事,老人都催着孩子赶紧结婚成家生子,以至于我一个表弟都被催婚催得不敢回家过年了,我的一个表妹仅初三那天上午就相亲了两次。
而对于有孩子的年轻人而言,孩子又是头等大事,尤其是孩子的教育问题,一些年轻人为了孩子上学搬到了县城居住。
“手机在手天下我有”,像城里一样,现在农村孩子、年轻人也在整天刷手机,尤其是沉迷于短视频,这成了很多父母包括涛哥俺的烦恼。
可能农村青少年刷手机现象和危害更为严重,这或许因为农村文化、娱乐方式更为匮乏。
刷手机现在成了农村人最大的休闲娱乐方式,好几个亲友都说看过我的短视频或直播,刷手机让他们上瘾的同时也开阔了见识。
像我小姨夫的见识就不亚于很多城里人,他靠发的短视频也卖了一些电动车(顺便给我小姨夫做个广告哈,他很实在,他卖的“立柱”电动车在我们涝坡镇广受欢迎好评)。
如今,刷手机尤其是短视频已成为时代趋势,如何利用好它以趋利避害(危害是很严重的)是值得我们每个人思考的重要问题。
挣钱越来越难
的确,时代的风潮无人能避免,每个人的生活、收入都与时代密不可分。
这次回老家,大家普遍的反应是挣钱越来越难,有的人失业了,有的人工资降了,养猪的基本不养了,干橡胶的也不如从前,甚至有人在酒桌上祝我们明年不亏钱吧。
时代风潮中很少人能独善其身,经济下行的压力很多人都感受得到,尤其是大家普遍反应房地产不景气影响了很多其他行业。
不过,相对于年轻人的焦虑,老人们倒是比较知足,有些农村老人对于每个月两百左右的养老金很感谢,“赶上了好时候”。
当然,这些养老金自然还养不了老,有些老人还需要自己卖力挣钱,像我大姨夫七十多岁了还去工地干活,他焦虑的是年龄大了很多活干不了。
“经济下行的最重要影响是大家都务实了一点,预期没那么高了”,这次春节发红包的人越来越少,大家的春节消费也基本上都减少了。
至于未来,就像一代代国人一样,大家似乎没有太多的乐观,也没有太多的悲观,甚至似乎都没有太多打算,活着好好活着活好现在也许从来都是最重要的。
即使年味人情越来越淡,结婚挣钱越来越难,大家也都努力尽力地活着!
而这些问题也不只是我老家才有,很多农村甚至城市都有,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也需要予以重视乃至不断改善、解决。
以上就是我的观察、感受,走马观花很是肤浅仅供参考,每个回老家的人都会有自己的判断,如武汉大学吕德文教授的新春调查认为基层存在撂挑子、脱实向虚、折腾等潜在风险。
无论如何,我们对家乡的爱都是真挚、热烈的,我们都期待家乡乃至我们国家越来越好!
而我对家乡充满了感恩、愧疚,作为一名作家、大学老师,我能为家乡做的不多,唯有真实记录、真诚祝愿!
作为知识分子,我们也有责任观察、记录这个时代,为民众尤其是底层民众发声。
也欢迎大家留言谈谈您家乡的变化,以及您回老家的感触!
无论走得多远,家乡永远是我们出发的地方,回老家休养重整行囊,我们才能更好地前行!
作者简介:张守涛,知名青年学者、文史作家,山东临沂莒南人,南大硕士毕业,现为中国作协会员、南信大老师,出版著作《先生归来》《凡人鲁迅》《工业先导:范旭东》《我的沉默震耳欲聋》等六部,公众号涛声一久、视频号涛哥侃文史等自媒体粉丝十余万。
八年了,我是极少坚持发声的大学老师了
一个著名学者去世的背后一个普通农村孩子四十年,很多感慨非常不易!
让鲁迅回归鲁迅,让群星璀璨的“觉醒年代”重现
观文化万象,听时代涛声
有思想、有态度、有品位
长按以上二维码即可关注